今明两天,意大利指挥大师里卡尔多·穆蒂将带领“亲兵”芝加哥交响乐团登台国家大剧院。这是“世界五大交响乐团之一”的芝加哥交响乐团第三次造访国家大剧院,同时也是穆蒂大师在国家大剧院的首次登台。
如同北京观众期待着穆蒂大师的首次亮相一样,大师对于自己即将到来的国家大剧院首演同样充满期待。“无论是对芝加哥交响乐团还是对我本人来说,此次在国家大剧院的演出都会是一个很好的体验,而对北京的观众来说也将会是一个难忘的经历。”2010年,意大利指挥家里卡尔多·穆蒂接受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任命,成为乐团百余年历史上第十位音乐总监。五年来,穆蒂大师与芝加哥交响乐团之间密切的合作成为国际乐坛的佳话,大师本人更用“婚姻”来形容他与这支美国乐团的亲密关系,“我想,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合作应该可以被称为‘婚姻’吧——这是一个我们都无法解释的神秘领域。即使过了五年,现在与芝加哥交响乐团的合作之于我而言,都还像是一开始的蜜月期。”
昨天傍晚,穆蒂媒体见面会后,芝加哥交响乐团的中提琴首席、华人音乐家张立国告诉记者,作为总监,穆蒂这五年与乐团的和谐程度是历任总监都没有过的,他还骄傲地说:“第二天的曲目——普罗科菲耶夫和欣德米特的两首作品中的任意一首,没哪个乐团敢带出来巡演!”
高耸的鼻梁、深陷的眼窝,银灰色的头发梳得一丝不苟,身着深蓝西装,外搭灰色围巾……1972年,《纽约时报》评价他为“一个有着鹰钩鼻和一头黑发的意大利美男子”。44年过去了,虽已年届75岁,里卡尔多·穆蒂依然是不折不扣的美男子。昨天,这位当今乐坛极负盛名的指挥大师现身国家大剧院。今明两晚,他将带领美国芝加哥交响乐团向中国观众展示“芝加哥之声”的魅力。
昨天14时25分,穆蒂乘坐班机从上海飞抵北京。4小时之后,他就出现在了大剧院的媒体见面会上,眼神锐利,风度翩翩,看不出一丝疲惫。甫一落座,穆蒂就主动用母语意大利语向在座记者们问好。“这是我第一次来到国家大剧院,这里的建筑和设施都让我惊叹。我相信,在明天和后天,我和世界上最伟大的乐团之一——芝加哥交响乐团能在这里为观众带来最棒的演出。”大师自信满满。
2010年,穆蒂接替丹尼尔·巴伦博伊姆,成为芝加哥交响乐团第十任音乐总监。5年来,芝加哥交响乐团曾两次登台大剧院,而3年前的那次演出,穆蒂因病没能和乐团一起登上大剧院的舞台,由已故指挥大师洛林·马泽尔接棒完成了那场音乐会。所以,这一次将是穆蒂与芝加哥交响乐团在北京首次同台演出。
第一晚的贝多芬的《第五交响曲“命运”》和马勒的《第一交响曲“巨人”》,第二晚的普罗科菲耶夫的《第一交响曲“古典”》、欣德米特的《为弦乐与铜管创作的协奏曲》和柴科夫斯基的《第四交响曲》……两场音乐会上,穆蒂和乐团将演绎德国、奥地利与俄罗斯古典音乐的巅峰之作。
被问及所选作品的用意,穆蒂回答:“两天的音乐会曲目并没有过多关联,但它们都是音乐史上最经典的篇章,我们要以最顶尖的实力演绎最经典的作品。比如普罗科菲耶夫的《古典》交响曲,必须以很高的水准来演奏,否则将没有任何意义。”芝加哥交响乐团有着举世闻名的铜管声部,穆蒂到来后,乐团的木管和弦乐声部水平也有了更高的提升。“北京观众能从这些经典作品感受到一个顶级乐团的综合实力。”穆蒂说。
素以严肃认真著称的穆蒂偶尔也幽默,当被问及在职业生涯只指挥过马勒的两部作品《第一交响曲》和《第四交响曲》时,穆蒂笑称:“如果我能活得很久,说不定会有新的尝试。”他接着补充道,“生命很短暂,一个人指挥不完音乐史上的所有作品。如果你什么作品都去指挥,那你的演绎一定非常肤浅。”
谈到中国的乐迷,穆蒂恳切地说:“在我看来,不同国家的观众并没有什么区别,观众的不同只体现在三个方面:对音乐的悟性、艺术知识的储备和听音乐会的礼仪。我感到了中国观众对古典音乐的尊重和不断提高的欣赏水平,我也相信中国观众的水平会越来越高。”本报记者 方非摄
大师直言
“演歌剧不能靠炫技取悦观众”
提及歌剧,身为意大利人、以指挥歌剧著称的穆蒂格外严肃,用词也变得尖锐:“我认为现在很多意大利歌剧的演绎方式很庸俗。许多歌唱家和指挥家为了通过炫技取悦观众,擅自改变演唱方式,打破了歌剧的整体性。我希望中国的观众要格外注意,不要只为了看炫技的段落而欣赏歌剧。” |